北美KUMON正式推出了「I Remember Kumon」,希望透過一系列KUMON學生學習歷程的影像拍攝,探討孩子們 學習的成就感,以及學習中的煎熬過程。
加法式稱讚+個人別學習 鼓勵孩子探索未知,建構自學力
世上家長百百種,有的注重潛能開發,有的認為幼兒每天快樂玩耍就好,到底哪種比較好呢?
一般來說,0-6歲是幼兒發展的黃金期,面對希望孩子快樂就好的家長,KUMON前鎮鄭和民權教室的張曉羚老師選擇跟家長先溝通「快樂」的定義。孩子每天玩當然很開心,但這樣只是從玩樂中獲得快樂,少了從學習而來的快樂。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還是有讀故事或是教孩子,但這些通常需在家長有空時才能進行,孩子的學習必須等待。
其實每個幼兒都像天生的探險家,對外界充滿好奇,他們能從學習中獲得許多喜悅與成就感。來KUMON的幼兒,學一、兩個星期就會認數字,看到飯店的房間號碼能夠念出來,世界對孩子就不是關閉的,家長也感到驚喜;#當孩子受到稱讚之後,#對學習的欲望和動力更是大大增加。此外,張老師也會跟家長們溝通,既然這些內容遲早都要學,在孩子還小、比較有時間的時候先進行,將來上小學就不會遇到一下子要學很多東西的壓力。
KUMON追求無限可能,幫助孩子及早奠定扎實的基礎,讓他們可以不受學年限制,不斷前進。但每個孩子的資質不同,通常學習落後的孩子,家長都會比較焦慮,張老師除了要向家長說明學習成效需要時間累積,和孩子溝通也是必要的。例如曾有要進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力診斷測驗後,因為國字注音基礎薄弱,必須從基礎教材開始寫。一開始孩子會覺得不自信,語文科念得很小聲,或者教材看都沒看就直接說通通都不會念。這時張老師就會用 #加法式的稱讚,針對孩子已經學會的地方給予大大的讚美,然後告訴他只要再多一點努力,就可以達到怎麼樣的程度。在讚美與鼓勵雙管齊下,孩子在學期末拿回了一張語文科的進步奬狀呢!
除了正向鼓勵,#個人別的學習方式 和 #老師因人而異的輔導 也很重要。先前有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由於每次英文考試都只有二、三十分,早早就萌生要放棄英文的念頭;但其實這孩子其他科的成績都很好,張老師就告訴他,他的學習能力沒問題,只是英文科還沒有找到對的學習方法。當他改變之前的放棄心態,配合張老師安排的進度學習,成績在短短的一學期內就大幅提升,小學畢業時英文已經寫到相當於高一程度的J教材,並獲得議長獎畢業的殊榮。
無論孩子的資質如何,在KUMON都能從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起點開始,循序漸進提升能力。張老師笑稱她最欣賞KUMON孩子 #展現出來的成熟度和穩定度,並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,這些能力即使將來出了社會,也絕對受用無窮!